|
|
安徽步瑞科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坡改平护坡砖,坡改平护坡砌块,坡改平生态护坡砖的厂家! | XML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
|
在坡改平护坡砖铺设过程中,缝隙处理不当会导致水流冲刷坡体、砖体松动,甚至影响整体稳定性。需根据缝隙大小、工程场景(如道路、河道)及功能需求(如生态性、抗冲刷性),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:
一、缝隙产生的常见原因及预处理
原因分析
砖体尺寸偏差(如同一批次砖长 / 宽误差>2mm),或铺设时未严格对齐控制线,导致缝隙不均匀。
坡面不平整,铺设时砖体受力不均,边缘翘起形成缝隙。
铺设顺序错误(如自上而下铺设),导致下层砖体被挤压产生缝隙。
预处理措施
铺设前筛选砖体,剔除尺寸偏差超标的产品,确保同批次砖规格统一。
用水平仪逐块校准砖体顶面,对因坡面不平整导致的缝隙,可在砖底铺垫细砂(厚度≤5mm)调整,避免强行挤压。

二、不同缝隙大小的处理方法
1. 小缝隙(宽度≤5mm):以填充密实为主
适用场景:一般道路边坡、公园景观护坡等,对防水性要求不高,但需防止土壤流失。
处理材料:优先选用级配砂石(粒径 1-3mm,含泥量≤3%),或细砂土(砂:土 = 7:3 混合)。
操作步骤:
用小铲将填充料均匀填入缝隙,确保填满至砖体顶面平齐。
用橡胶锤轻敲砖体边缘,使填充料下沉密实,重复填充 1-2 次至无空洞。
若用于生态护坡,可在填充料表面撒一层草籽,增强植被固缝效果。
2. 中缝隙(5mm<宽度≤10mm):兼顾密实性与整体性
适用场景:轻度水流冲刷区域(如缓坡河道常水位以上),需增强抗冲刷能力。
处理材料:采用水泥砂浆(水泥:砂 = 1:3),或掺入 5% 高分子粘结剂的混合砂。
操作步骤:
先向缝隙内填入 1/2 高度的级配砂石,压实作为底层(增强透水性)。
将水泥砂浆调成半干状态(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),填入缝隙至与砖面齐平,用抹子压实抹平。
24 小时后洒水养护,避免阳光直射,养护 3-5 天至砂浆凝固。
3. 大缝隙(宽度>10mm):先调整砖体,再加固处理
适用场景:因砖体错位或坡面变形导致的超标缝隙,需先修复结构再处理。
处理步骤:
若为单块砖错位,用撬棍轻抬砖体,调整位置后重新铺设,确保与周边砖体紧密贴合,缝隙控制在 5mm 内。
若缝隙无法调整(如连续多块砖错位),需拆除该区域砖体,重新平整坡面后返工铺设,避免强行填充掩盖问题。
返工后按 “中缝隙” 处理方法,用水泥砂浆填充并养护。
三、特殊场景的缝隙处理要求
1. 河道、水利工程(抗冲刷、防渗漏)
缝隙必须采用防水性材料处理,优先选用微膨胀水泥砂浆(添加 3% 膨胀剂),或聚合物防水砂浆。
操作时:
先清理缝隙内杂物,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并晾干。在缝隙两侧砖面刷一层界面剂(增强粘结力),再填入砂浆并压实,表面压光至与砖面平齐。养护期间避免积水浸泡,确保砂浆强度达标(7 天抗压强度≥10MPa)。
2. 生态护坡(兼顾透水性与植被生长)
禁止使用纯水泥砂浆(会阻断渗水和植物根系延伸),可采用以下方法:缝隙填充生态袋碎片(由聚丙烯材料制成,内装营养土),或椰丝纤维毯(自然降解后成为植被养分)。填充后表面撒播耐旱草种(如狗牙根、紫花苜蓿),草株生长后通过根系将缝隙与砖体、土壤连接成整体。
3. 寒冷地区(防冻胀)
缝隙填充材料需具备抗冻性,避免使用易吸水的纯砂土(冬季冻胀会撑开砖体)。推荐:级配砂石 + 5% 水泥(混合后压实),或专用防冻型填缝剂(如掺入引气剂的砂浆),减少冻融循环对缝隙的破坏。

四、质量验收与后期维护
1、验收标准
填充料需饱满无空洞,用探针插入缝隙检查,深度≥80% 即为合格。表面与砖体平齐,无凸起或凹陷,避免积水。
2、后期维护
铺设后 1 周内,若遇暴雨需覆盖塑料布保护缝隙填充料,防止被冲刷流失。定期(每 3 个月)检查缝隙,对松动、脱落的填充料及时补填;对因冻胀或沉降产生的新缝隙,按上述方法重新处理。
通过针对性处理不同类型的缝隙,既能保证坡改平护坡砖的整体性和抗冲刷能力,又能兼顾生态功能(如植被生长、雨水渗透),延长护坡工程的使用寿命。